close

能燃脂瘦身、控制血糖的生酮飲食為何迷人?因為能短期見效。如果你或者身邊朋友也想試試看,先了解有哪些注意事項。

 

受台客劇場的影片影響,生酮飲食成為今年最受矚目及討論的飲食法。

 

回溯至西元前5世紀,患有癲癇的人被認為是惡靈附身,發病時常被隔離且無人敢靠近,病人因此沒有食物可吃。在飢餓狀態下,體內肝醣消耗殆盡,就會開始代謝體脂肪為酮體,而酮體可減緩腦部不正常的神經傳導,因而改善病人肌肉僵直等症狀。而現代醫學許多臨床試驗發現,生酮飲食可減緩兒童癲癇症狀,與古時候處理癲癇的原理有些許雷同,台北醫學大學保健營養學系教授葉秋莉說。

 

除治療癲癇,也有數篇研究指出,生酮飲食能抑制腦瘤。由於腫瘤細胞只以葡萄糖為能量來源,但大腦正常細胞還能靠酮體運作,腫瘤細胞因而受到抑制,台北馬偕紀念醫院營養師趙強解釋。

 

傳統生酮飲食為高脂低醣的飲食形態,脂肪佔總熱量約80%,醣類降至10%以下,其餘熱量則由蛋白質供應;而新的生酮飲食則以中鏈三酸甘油酯為主的油脂(MediumChainTriglycerideoil,MCToil)作為大部分脂肪來源,主要是因MCT油脂較易引起酮體產生,葉秋莉說。

 

這種飲食促使身體在缺乏葡萄糖的狀態下,轉而使用肝醣,肝醣耗盡後再將脂肪酸及胺基酸轉化為新生葡萄糖利用,接著便以脂肪代謝物──酮體為熱量來源。一則因減少澱粉類食物攝取,血糖自然降低,二則因消耗脂肪,在短期內有燃脂減重效果,便被用於減重及非正統治療的血糖輔助控制手段。

 

短期見效的方法符合人性,以最少力氣、時間取得最大效果,但其他面向有哪些事情該注意?跟風之前應清楚掌握。

 

關鍵1/只看到血糖,忽略其他健康風險

 

身體機制太精密,容易顧此失彼。目前已知生酮飲食可能發生下列健康風險。

 

1.針對癲癇孩童採生酮飲食治療2週至2年的研究發現,副作用包括酸血症、腎結石、感染、高尿酸血症、低血鈣和高膽固醇等問題,長期則可能導致生長遲緩。

 

2.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(LDL,壞膽固醇)偏高。

 

3.低血糖昏迷。糖尿病友避吃醣類食物又未調整藥物易造成低血糖,低血糖會觸發腎上腺素,頻繁啟動會降低靈敏度,亟需腎上腺素救命時反而上不來,嚴重者會低血糖昏迷。

 

4.酮酸中毒。因血液酸度上升,電解質不平衡,影響呼吸、氧氣交換,連帶影響肺功能,最嚴重可能致命。

 

6.動物性蛋白質攝取過量,易阻礙鈣質吸收,提高骨質疏鬆機率。

 

7.變老、傷心。部分男性將生酮飲食當作大量吃肉的藉口,若以高溫炸烤烹調,會產生糖化終產物(AGEs)造成身體氧化、老化及心血管疾病。

 

關鍵2/不需生酮飲食也會產生酮體

 

想靠酮體減重,並不需要吃到生酮飲食才能產生。趙強指出,只要某些時段在飢餓狀態下,身體就會藉由產生酮體提供能量,「比如餐與餐間隔久一點,晚餐後別再吃東西,到隔日早餐間超過12小時,身體就會產生酮體。」

 

再舉個實例,單純血糖控制不佳也可能產生酮體、甚至酮酸中毒。恩主公醫院最近收治一名酮酸中毒的28歲女性患者,營養師徐沛甄指出,病人患有第一型糖尿病,三餐不規律、偶爾正餐沒吃到澱粉類食物,或喝了杯含糖飲料,又忘了注射胰島素,就因噁心、嘔吐及倦怠感至急診就醫,被確診為糖尿病酮酸中毒。

 

關鍵3/健康人也可能酮酸中毒

 

健康無病的人也有酮酸中毒風險。萬芳醫院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劉漢文為文指出,從國外知名期刊《刺胳針(Lancet)》、《新英格蘭醫學期刊(NEJM)》等5本期刊中,已找到5個非糖尿病人,卻因生酮飲食或低碳水化合物飲食造成酮酸中毒的病例報告。

 

這5篇報告發現,這些患者執行生酮飲食的時間最多3~6個月,短期的3~10天就發生酮酸中毒。

 

關鍵4/第一型糖尿病及需打胰島素的第二型糖尿病患者不適合採用

 

酮體仍需胰島素代謝,先天無法分泌胰島素,及胰島素相對不足的病人,酮酸中毒風險極高。

 

人體內的胰島素約一半是用於處理飲食增加的血糖,另一半用於管理肝醣和調節脂肪代謝,包括抑制酮體產生。無法分泌胰島素的第一型糖尿病,及胰島素相對不足的第二型糖尿病人,處於高血糖時,即使醣類攝取適量,已處於易生酮的代謝狀態,酮酸中毒風險極高,嚴重可能致死。

 

再者,糖尿病的併發症包含脂肪代謝異常及大小血管的病變,若無醫護人員監測而貿然採用,易有酮體堆積過多、發生酮酸中毒的疑慮,葉秋莉說。

 

趙強也擔心,不自知已罹患糖尿病,或糖尿病前期、代謝症候群的人,跟風吃了生酮飲食而出事。他解釋,胰島素偏低時,醣類進入肌肉組織的速度變慢,體內儲存的肝醣也減少,一旦心臟有狀況如心肌梗塞、血氧不足時,連緊急備用、幫助心臟繼續工作的能源(肝醣)都沒有。

 

若是已有腎臟病變的人,藉由生酮飲食控制體重或血糖,則會增加腎臟代謝負擔,恐導致腎功能惡化、甚至洗腎,徐沛甄說。若是有痛風的人,生酮飲食中過多的油脂也會妨礙尿酸排除,引起痛風急性發作。

 

關鍵5/高脂飲食增加心血管、癌症風險

 

飽和脂肪是心血管系統的健康威脅,生酮飲食常使用的椰子油即是其一。美國心臟學會(AmericanHeart Assocition)在2017年明文反對使用椰子油。建議中指出,包括椰子油、奶油、牛油等高飽和脂肪酸的油脂會增加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,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,包括動脈粥狀硬化、心肌梗塞、中風等。

 

雖然椰子油含特殊的中鏈脂肪酸,但不該當成中鏈脂肪使用。相較其他油脂,椰子油雖然有較多的中鏈脂肪酸,容易被人體吸收,不易形成脂肪囤積體內,但就椰子油本身的脂肪酸組成而論,仍以長鏈脂肪酸為主,「椰子油不等於中鏈脂肪酸,」游能俊診所院長游能俊說。

 

目前唯有單元不飽和脂肪酸被研究證實,對心血管健康有益,游能俊說:「這是累積幾十萬人,長達10年、20年的回溯性報告結論,何須再爭論飽和脂肪比較好?」

 

在其他健康層面,台灣乳房醫學會也指出,高脂飲食是乳癌的危險因子之一。當油脂攝取較高時,膽汁分泌也會增加,長期而言,易有膽結石風險,葉秋莉說。

 

關鍵6/生酮飲食易導致營養素缺乏

 

不吃全穀雜糧類及水果等醣類食物攝取,容易缺乏維生素B、C、E等營養素,必須額外補充綜合維他命等保健品,但趙強認為,這方法並不完善,「已知的營養素可以補,但未知的營養素要怎麼補?任何補充方法都沒有直接攝取食物來得完整。」

 

再者,營養素攝取減少,吸收也會變差。脂肪過多的飲食易造成噁心、嘔吐、腹瀉及食慾不佳等症狀,加上營養素攝取不足,僅有的營養素也會因腹瀉快速通過腸道,來不及吸收,造成營養不良,葉秋莉解釋。比如脂肪瀉時常會造成脂溶性維生素吸收不良,如維生素D缺乏,進而引發骨質病變。

 

關鍵7/難長期吃的飲食,恐復胖

 

減重的最大原則,攝取要少於消耗的能量,若生酮飲食結束後,仍恢復原有不忌口的飲食形態,復胖是遲早的事,樂活診所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黃峻偉說。

 

生酮飲食在短期(8~12週)、健康人的體重控制研究發現,確實能降低體重及身體質量指數(BMI),但12週之後呢?游能俊指出,人體會適應新的飲食形態,除非搭配運動,否則任何減重飲食法單一執行都會復胖。他解釋,運動除增加心肺耐力,也能訓練肌力、提升基礎代謝率和胰島素敏感性,幫助提高肝醣轉換,對減重、控制血糖都有效益。

 

葉秋莉也說,運動對體重及血糖控制本就有實質效益,不一定非得配合生酮飲食才有效果。

 

關鍵8/尿酮試紙準確度有疑慮

 

以尿酮試紙測試是否產生酮體並不準確。採取生酮飲食的人會以尿酮試紙測試尿中是否含酮體,以確認自己是否吃對;但人體內酮體不只一種,尿酮檢測較能測到的是acetoacetate,而非對身體有用的β-hydroxybutyrate,因此,尿酮檢測有準確性問題,黃峻偉解釋。

關鍵9/別輕忽酮疹與生酮感冒症狀

 

黃峻偉提醒,酮疹及生酮感冒症狀如頭痛、腹痛、痠痛無力等,有時與酮酸中毒的初期症狀類似,切勿覺得撐過適應期就好,以免延誤治療。

$.jpg

鍵10/採取生酮飲食,需在專業人員的醫療監測及營養指導下進行

 

「生酮飲食的注意事項、副作用和禁忌症遠超過大部分的藥物治療,不該是拿來倡議大眾執行的飲食方式,」游能俊強調,生酮飲食是醫療單位執行的醫療營養治療,個人不應輕易執行。

 

生酮飲食屬於極端的飲食形態,多數醫療人員並不建議採用。身體在極低醣量下會將脂肪轉換為酮體,而胰島素分泌能力與高血糖程度也同時影響酮體產生,因此服藥中的糖尿病患者更必須由醫師評估後調整劑量,最忌自行減藥,以避免低血糖或酮酸中毒,徐沛甄提醒。

 

即使是糖尿病前期、代謝症候群但無心血管、腎臟等其他健康問題者,也必須在專業人員的監測及指導下進行,一有不適或異常需立即回診。

 

她也建議,一般人若考慮採行生酮飲食,應先進行相關體檢,帶著報告至營養諮詢門診評估,與營養師討論安全及可行性。

 

減重、控血糖,低醣飲食就很好

 

生酮飲食討論風氣盛,醫師與營養師們也願意敞開溝通管道。游能俊針對新病人主動說明飲食減醣量的方法,如何透過低醣但不生酮,就能達到三降(降血糖、降腰圍、降藥物)的目標,並密切注意所有病人的體重,「如果不說清楚,病人私下開始吃生酮飲食,不是更危險嗎?」

 

真要嚴格吃生酮也有困難。黃峻偉在門診遇到數名諮詢生酮飲食的病人,其實都無法吃超過1~3個月,他建議,避免高升糖指數的精緻澱粉類食物,採低醣飲食即可,並不需要吃到嚴格的生酮飲食。

 

低醣飲食的設計可多變也因人而異。趙強舉例,每天1碗飯、6份青菜,碳水化合物為90克,即屬低醣飲食(一般人一天攝取碳水化合物超過200克)。

 

生酮飲食是以中鏈脂肪酸為主的高脂飲食型態

 

註:一般飲食則以符合個人需求的蛋白質及總熱量建議,碳水化合物及脂肪無標準比例。

 

生酮飲食的健康風險

 

短期: 便秘、酮酸中毒、低血糖、脫水、鹽分流失、生酮感冒、抽筋、口臭、睡眠問題、認知及專注力降低等

 

長期: 生長遲緩、骨折、腎結石等

 

低醣不生酮,就能達三降:降血糖、降腰圍、降藥物

 

每日攝取適量蛋白質及好的油脂,搭配中度或嚴格控制的醣量。

 

嚴格低醣: 1碗飯+蔬菜至少6份(約3碗)

 

中度低醣: 1.5碗飯+蔬菜至少4~6份(約2~3碗)

arrow
arrow

    J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